一、基本情况
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3 年,公司注册资金 1000 万元,法人代表黄志平。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设备信息化、自动化、 精细化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科技型企业。公司承担有多项国家、省部、市级的科研项目,拥有 36 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1 件软件著 作权。
为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解决劳动力短缺、劳动力强度大和 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广东省丘陵山区现代化农业机械水平,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技术合 作,建立中国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装备研发中心,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为贯彻国家及广东省有关人才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加快高 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步伐,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全面开放的研 究生教育创新体系。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培养研 究生,建立产教融合基地。
二、建设目标
企业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改革,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建立企业产教 融合基地,共同培养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来企业学习培训,华南农业 大学每年派遣不低于 5 名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工程、农 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到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进行联合培养、科研实践、开展研究生论文等工作。充分利用 双方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各自在学术队伍、文献资料、设施设备和 经费等方面的优势,协同开展研究生培养和生产技术创新,共同打造 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创业型高层次人才的平台,实现产、 学、研良性互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企业创新能力。
三、任务措施
1、完善产教融合管理制度
建立适应产教融合改革要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案,包括:科技 成果转化实施和奖励制度、人才培养与提升管理制度、引进激励人才 管理办法、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实施方案、华南农业大学 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按要求建立实施推进产教融合工 作年报制度。设立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产教融合培养导师队 伍,目前共有导师 11 人,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1 人、教授级高级 工程师 1 人、高级工程师 1 人、高级实验师 1 人、讲师 1 人。
2、开展产教融合共建共享
企业积极参与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建立健全人才培 养机制。积极与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面向全社会开展规范性的技术技 能培训服务,承担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任务。
3、落实校企合作人才共育
加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高水平专业化技术技能人 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企业开展现代农业装备行业的职业技能实训课程、教材、规程,并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得到一定范围有效应用, 并与华南农业大学开展有实质内容、具体项目的校企合作,通过实训 基地的形式共建 4 个以上学科专业点等。
4、推进技术研发成果共创
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建立校企合作协同创新。2020 年 8 月, 华南农业大学、嘉应学院、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三家单位经协 商决定共同组建梅州市华农大振声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研发与推广 应用适合丘陵山地农业生产管理领域的机械与装备、农机装备管理与 共享信息系统,解决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 创新。梅州市华农大振声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团队中有研发人员 26 人,其中博士 10 人,硕士 2 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 人,教授 6 人, 副高级职称 8 人,中级职称 7 人,团队成员均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并获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受到各级主管部门 的一致好评。梅州市华农大振声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办公和科研场所 面积 2000 平方米,自有和高校能提供服务的原值万元以上科研仪器 设备 50 台,总价值 1089.35 万元。
5、健全资源保障共投共担
加快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重大平台载体项目建设,企业与华南农 业大学合作,牵头投资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按要求定期接收华南 农业大学学生开展规范化实习实训,进行联合培养、科研实践、开展 研究生论文等工作。
四、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保障
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产教融合基地中,共有导师 11 人, 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1 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 人、高级工程师 1 人、高级实验师 1 人、讲师 1 人。
2、运行机制保障
华南农业大学安排专人负责协调产教融合基地研究生培养和日 常管理工作,落实、执行相应计划和制度,对基地研究生培养质量进 行监控。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指定专门人员担任联合培养研究 生的校外导师,与华南农业大学的校内导师紧密合作完成联合培养研 究生任务。加强研究生在站期间的培养,按照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和标 准开展研究生政治思想教育、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保障研究生完成 学位论文研究。
3、资金投入保障
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提供公司自有资金,保障产教融合基 地的正常运作。
4、考核激励保障
建立健全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产教融合基地考核激励制 度,对考评成绩优异者进行生活费用补贴。